关于2025年5月7日印巴空战的结果,双方各执一词。巴基斯坦宣称击落印度六架战机,包括三架“阵风”、一架苏-30MKI、一架米格-29以及一架无人机。而印度则在空战三个月后才承认损失了五架战机。事情的真相其实很好判断,依照印度一贯的行事风格,若真取得了重大战果,空战当天就该满世界宣扬胜利,根本等不了三个月。考虑到此前有消息称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印巴空战中可能有四至五架印度战机被击落,这让印度颇为难堪,此事进一步表明印度的说法可信度不高。或许,莫迪政府为了安抚国内民意,不得不采用这种“蒙混过关、假装胜利”的策略,否则印人党的执政地位恐怕岌岌可危。
比较有意思的是,尽管印度方面的说法不太可信,但其仍对“阵风”战机充满信心,并计划向法国加购114架。据《今日印度》等媒体报道,印度国防部已收到空军提出的新增采购114架“印度制造”的法国“阵风”战斗机的提案,这笔采购涉及2万亿印度卢比,约合226亿美元。印度官员称推动此次采购的原因之一就是“阵风”战机在“朱砂行动”中的“出色表现”,印媒甚至宣称“阵风”凭借先进的频谱电子战系统“成功全面压制了中国的霹雳-15空空导弹”。
展开剩余57%单看采购单价,很多人都觉得印度吃了大亏,单价算下来一架“阵风”价格高达2亿美元。要知道美国出售给盟友的F-35战机最高单价也才不过1.2亿美元左右。花两亿美元的单价去买一款性能不如F-35的非隐身战机,看起来简直像个“冤种”。但事实并非如此,印度在这笔交易中另有算盘。根据印媒的说法,增购的114架“阵风”将由法国达索航空联合印度航空企业在印度共同制造,其中本土零部件占比将超过60%。法国方面还计划在印度海德拉巴为“阵风”战机使用的M88发动机建立维护、修理和大修设施。看得出来,印度花两亿单价购买“阵风”,实际上买的是法国的技术,堪称“买技术,送战机”。若真能实现,这等好事印度怎么会吃亏呢?
印度军工能力薄弱是其军备发展的最大短板,如果能够消化吸收法国的战斗机技术,预计将对印度的军工能力带来巨大提升,这也符合莫迪“自力更生”的施政想法。但现在的问题在于,印度薄弱的军工能力能否支撑起“阵风”的生产线?过去就有“印度工程师修完飞机还剩一把螺丝”的传闻,虽然这种说法有调侃的成分,但也说明印度军工能力确实差劲。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有了法国的技术加持,印度也很难将其转化为自身的军工能力,更别说印度还指望通过引进法国技术为发展国产五代机进行技术积累。
总的来看,“买技术送战机”的美好愿景大概率难以实现。印度的目标,更应该着重于用所有的“阵风”机构建起一套有效的空中威慑力。然而,从印巴空战中的表现来看,“阵风”面对体系化作战的巴基斯坦空军时毫无还手之力,更不可能对中国形成威胁。现在回头看印度官员声称“阵风击败了中国导弹”的说法,充满了滑稽感。他的意思可能真的就是说“阵风”很强,曾凭借“钢铁之躯”阻止了歼-10C发射的导弹飞向印度领空,“有效阻止了巴基斯坦的威胁”。
日前,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到访中国成飞,并登上歼-10战机座舱竖起大拇指,这对印度而言无疑是一种“伤害不大、侮辱性极强”的讽刺,也预示着巴基斯坦对中国战机充满信心,根本不惧印度的任何威胁。
发布于:江苏省摩根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